青春,是奢侈的易耗品。她美好的,犹如鸡鸣寺热烈开放过的“消息”树,又短暂的,像烈日下快要融化那支冰淇淋;于是24岁的我,迷茫、困惑,害怕来不及绽放青春就已老去,我不停的问自己,到底什么样的青春才最美丽?不是华丽的辞藻,也并非长串的排比,工作两年,是南京海事人用一个个真实的故事给我了****的答案。
南京海事人的青春聚集在那98公里的执法****线。春节前,龙潭处的段和军接到了远在湖南老母亲的电话,“儿子,什么时候回家呀?”本说好要回家过年的段和军犹豫得开口说道:“妈,同事家有急事,除夕值班我要顶上去,我先让多多回去陪你们吧。”母亲最终还是理解了,可是怎么安慰年幼的女儿呢?送女儿多多和妻子上了回乡的火车,当火车缓缓启动,段和军站在月台上向妻女不断挥手,这时,妻子给他打来电话“老公快回去吧,你就放心工作,注意安全。”女儿抢过电话,使劲把脸贴在窗户上,大声的喊着“爸爸,爸爸,说话算话,你一定要早点回来。”“多多乖,爸爸值完班就回来,你和妈妈在家等着爸爸!”女儿的泪水流淌在玻璃上,那份不舍令人心碎。女儿虽小,但她将来会知道,爸爸和其他的海事叔叔阿姨们一起,用自己的团圆年,换来了船民和群众的安心年。
在青奥的最前沿,我还能看到咱们海事人的青春笑脸。刘育莎,青奥志愿者经理。六个月的青奥服务对他来说,除了骄傲、自豪,更多的是忙、烦、累、屈。他忙,每天需要应对各类应急事件,有时一天只来得及吃一顿饭。他烦,100名志愿者的衣食住行,上岗换班,都要过问。他累,在机场不是站着,就是小跑上几十公里,每天只能小憩两个小时。他屈,一些外籍人员,常把自己的不慎,怪罪到他们的头上。而他,都是用中国最美丽的微笑来化解。因为他是一名志愿者,更是一名海事人。中国的名片,南京的名片,海事的名片需要他传递,他向中国乃至世界彰显了海事人的良好形象。
海事人的青春靓影还跃动在亚丁湾的茫茫大海。他是左增来,****护航编队中的一员。235天的护航任务有多神圣,大家都知道,可这235天有多苦,只有他自己知道。235天里,颠簸严重,整夜无法入眠,你说他苦不苦?235天里,在炽热甲板工作,一周却只能洗一次澡,你说他苦不苦?235天里,他不能陪伴在生病的老父亲身边,不能伴随在即将参加中考的女儿身边,你说他苦不苦?可最终,这些苦在左增来那里,渐渐地变成了甜,因为这是国家所赋予的任务,是万里挑一的荣耀,因为护航的中国船舶打出了“感谢祖国,祖国万岁”的横幅,因为有的船员甚至在高频里唱起了****。他说,每当想起自己是乘风破浪、顶天立地的青年人时,每当想起自己是舰员中唯一的海事人时,每当想起自己是国际航线的中国安全卫士时,就充满了力量,那种荣誉感、成就感、使命感让一切的付出都变得值得。
他们,只是南京海事人的小小缩影。在段和军的身上,我看到立足岗位,奉献海事的敬业。在刘育莎的身上,我看到尽职尽责,拼尽全力的激情。在左增来的身上,我看到攻坚克难,不畏风雨的担当。是啊,他们因为青春而激情,因为激情而敬业,因为敬业而担当,因为担当而美丽。是他们,在海事三化的道路上书写出动人篇章,是他们,让海事的青春闪耀在四面八方。他们能够做到,年轻的你我又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