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地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发展群众文化
——浦江镇端午龙文化节活动有感
今年以来,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我镇紧紧围绕“创上海市文明镇,共建文化新浦江”的总体目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本着“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原则,举办了一系列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别开生面的文化活动,在推动我镇经济繁荣发展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这一系列的文化活动中,影响力****、收效****、社会反响最好的当属端午的龙文化节。
一、端午龙文化节活动的总体构想
端午节之所以如此成功,得益于它有一个科学、切实可行的总体构想和策划方案。在文化节方案出台之前,为了将文化节举办的有特色、有成效,我们进行了广泛而又深入的调研。
首先,我们对端午节的文化起源及浦江镇的端午节文化特色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端午节作为我国的一种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在我们上海这个经济发达的国际大都市,端午节正在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中发生着演变。对于大多数年轻的上海人来说,并非真正了解端午节风俗的由来。因此,深入挖掘端午有关的细节并将端午文化发扬光大,是我们此次文化节的重要责任。
其次,我们上海市特别是我镇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如何挖掘地方文化,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成为我们此次文化节的策划的一个重要由头。调研中我们发现,近几年来,浦江镇的龙文化培育和弘扬工作深入人心,群众基础非常好,通过组建舞龙队,开办绣娘沙龙,开展“儿童龙文化探究与实践”研究、开设龙文化系列手工艺培训班等活动,为地区龙文化培育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此外,“陈行歌谣谚语”( 原名“陈行口头文学”)被列为上海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现正在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等等,都是本次龙文化节不可多得的项目。
鉴于以上的调研,我们明确了总体构想,确立了本次端午文化节活动的指导思想,即“弘扬龙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指导思想确立后,我们制订了周详、切实可行的方案。随后,端午龙文化节进入了如火如荼的筹备阶段。
二、端午节龙文化活动的主要收获
本次文化节以世博家园为时代氛围,以龙文化等传统民俗为文化内涵,以端午节为文化载体,更加注重民俗观赏性和群众参与性。整个文化节以“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为主要特征和主旋律,通过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展示,使本土、民俗与传统的龙文化达到有机契合,大大丰富了当地群众文化生活,有力彰显了浦江镇和谐的社会风貌和独特的文化品质,进一步培育了浦江人民坚忍不拔、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和“不负使命的气概、乐于奉献的精神、勇于开拓的勇气、敢于承受的胸襟”的浦江精神。端午节龙文化活动已经结束半年多了。但现在回想起来,还历历在目。通过成功举办此次龙文化节活动,我们的收获颇多:
一是充分挖掘了浦江的地域文化。
优秀历史文化传统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做好挖掘、继承、弘扬工作,对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就上海而言,上海历史悠久,是1986年国务院颁布的第二批38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上海文化既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地域文化中风采照人的一朵奇葩,许多优秀的东西,在全国乃至世界文化中独领风骚,享有盛誉。本次龙文化节活动,我们就深挖了诸如龙文化、舞龙、绣龙等特色文化项目,对于继承和弘扬优秀的地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是大力弘扬了我国的传统文化。
尽管如今的上海端午节还勉强保留着吃粽子的传统,可节日的味道远远不如从前了。在上海这样的经济发达城市,像端午这样的中国传统节日,已经淡化了繁杂的礼仪和形式,作为端午节最主要的庆祝方式之一,吃粽子的习俗仍然被今天的上海人所传承,可当年家家户户通宵裹粽子、煮粽子,街头巷尾粽味飘香的情景,却再也见不到了。越来越多的年轻的浦江人已经不甚真正了解这种风俗的由来。而通过此次端午文化节活动,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了端午节的知识,体验了端午节的风俗,让端午节真正成为现代浦江人休养生息的精神乐园,成为人们精神力量的强大支撑,而不再是“经济附属物”,更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是有效发展了我镇的群众文化。
为营造“人人参与群众文化、人人建设群众文化、人人享受群众文化”的环境,本次文化节强化群众参与意识,通过广泛宣传,共有2000多名的群众参与了本次活动筹备和表演。本次文化节活动,大大发展了我镇的群众文化,为推动我镇“人人参与文化、人人建设文化、人人享受文化”的“共建、共享”文化新格局的形成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四是有力提升了我镇的文化品位。
建设高品位文化城镇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城镇文化发展,其实质是指城镇整体文化品位的提升,即城镇文化在质的方面的飞跃。通过此次龙文化节活动,我们充分利用挖掘了我镇丰富而厚重的地域文化资源,打造了品牌文化,发展了群众文化,使各项文化建设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真正实现城镇文化品位的提升。
三、扎实推进浦江镇的文化建设工作。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筑百姓和谐新生活,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建设是关键,文化建设是推动我镇精神文明和社会事业一体化发展的又一重要载体。同时,文化也显示着是一个地方软的实力,做好文化建设工作对一个地方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结合这次活动的经验,我们认为,要进一步做好我们浦江镇的文化建设工作,需要从保护我们深厚的文化遗产、开展广泛的文化活动、打造知名文化品牌和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四个方面来开展。
一是保护好我们浦江镇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特殊资源,如只顾经济效益不顾保护的开发,无疑是“杀鸡取卵”、“涸泽而渔”。只有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才可以持续发展。如何保护好这些文化遗产,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
首先,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在继续大力、持久地面向全镇宣传《文物保护法》和地方性文物保护法规的同时,还要开展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价值、内涵和地方特色文化的宣传。让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走人千家万户,深入人心,动员全镇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结合中小幼学校二期课改的推进,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传承活动,依托社区学校,针对不同人群采用不同的方法开展贴近群众和时代发展需要的传承活动,形成有利于保护遗产的社会环境。
其次,充分挖掘我镇现有文化资源。积极开发我镇具有民族传统和浦江地域特色的剪纸、绘画、书法、刺绣等民间工艺项目,戏曲、花灯、龙舟、舞龙等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进行传承和保护。同时结合我镇的旅游线路的开发,用好历史文化资源,使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有形的文化资产,发展具有浦江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历史印痕的文化产业,推动我镇经济的发展。
再次,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建设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人是一种有感情的动物,他们需要在环境中体味自己的历史,寻找生活的记忆,抚摸过去的痕迹,而没有历史和传统的城市是荒漠,是有感情的人不能忍受的。”(阮仪三语)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更是精神感情的保护。对该保护的传统街区则进行环境整治,保持立面原貌,更新室内配套设施,改善人们的居住质量,满足人们对现代生活品质的需求。 对我镇农村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如:召楼等进行动态整体性的保护,逐步建立起我镇科学有效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工作机制。
二是开展广泛的文化活动。
本次端午节文化活动,不仅宣传了我镇的历史文化,更宣传了我镇的经济品牌。使我们理解了“文化搭建台,经济唱戏。”的深刻内涵。这次活动是一很好的先例,我们要充分挖掘我镇现有文化资源,在以后我镇的发展中,文化活动必将给我镇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要在培养群众的文化参与积极性,在群众中间尽量多的开展文化活动,活跃乡村、社区文化气氛,提高群众热爱文化的素质。
三是打造知名文化品牌。
我镇应积极打造有优势的文化品牌产品。目前,我镇《陈行谣谚》已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时在各方的努力下,《陈行谚语》已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是我镇最重要的历史文化“名片”,是我镇文化品牌建设的巨大成就之一,但还要进一步提高现有文化品位,增强其竞争力。
四是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
提升文化服务质量是建设文化大镇、文化强镇的前提。我们要积极探索电影放映的新方法新模式,对有条件的村、居委我们将依托区实事工程积极推广电影数字放映技术和区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平台,在我镇逐步实现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使基层能共享文化信息资源,进一步延伸公共文化服务的平台,提高我镇文化服务的品质。同时,要积极发挥村委、居委在文化建设服务中的作用,积极发挥村委、居委的领导作用,提高服务质量,做强我镇文化。
城镇文化是城镇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动力。因此,在21世纪,城镇发展的关键,主要在于城镇是否具有自己的特征,是否具有吸引人才、技术、资本的独特性,也就是是否具有自己的城镇文化的凝聚力。充分挖掘弘扬我镇的地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对于提升我镇的文化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对于吸引人才、技术和资本,以及提升我镇城区的文明程度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为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积极实现“文化浦江”这一目标,通过保护深厚的文化遗产、开展广泛的文化活动,打造知名的文化品牌、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等项目的推进,为使浦江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文化底蕴更加深厚而不懈努力!
(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 大型商业风险保险部***年工作计划
24小时服务热线:13954956569
QQ在线客服:1211246923 2592463268
电子邮箱:1211246923@qq.com